无论记载的和还是传说的历史,因为虚荣心而引起变革和进步的事,我知道的只此一件。这个虚荣心极强的人,就是杨·拉迪斯拉夫·杜赛克。
杜赛克是贝多芬时代的钢琴家,他在当时钢琴家中,当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位。只是,在那个时代的钢琴家中,杜赛克的名字似乎更为后人所知。其原因,并不是因为他的弹奏具有歌唱般的效果,而是其相貌的英俊,尤其是侧脸的形象,更增添其英俊效果。
这是个时刻不忘让周围的人或观众欣赏自己相貌的人,他在观众对其英俊形象的赞美中获得极大心理满足。只是,那个时代,钢琴演奏都是面对观众或者背对观众。背对观众自然不能让观众看到其英俊相貌,但面对观众同样也不能,因为其形象被钢琴遮掩。
看来,有时候虚荣心也是一种动力。杜赛克为了让自己英俊的侧脸近距离的、完整的展现在观众面前,他经过一番研究和努力,开始在钢琴上使用支架。支架的发明,让钢琴转向侧面,以开盖式传递更多的音响给观众。于是,钢琴演奏家侧对观众演奏钢琴的形式,一直延续到现在。
侧面演奏,既让观众感受到了更多的音响效果,同时也让观众与演奏者得到更多现场交流的感觉。更重要的是,钢琴也是一种炫技乐器,手指在键的的灵活飞舞让人目不暇接,这种视觉效果,同样让观众获得相当程度的满足。
不过,话说回来。杜赛克的虚荣心引起的演奏形式的改变,是音乐演进过程中的必然现象。并不是由于其目的原因,让人们对其虚荣心不予肯定。而是钢琴侧面演奏,是迟早的事,这是由钢琴这种乐器之王的特点决定的。历史不能用假设去解释,但有一点,实现钢琴演奏的这一变革,即使没有杜赛克,也用不了多长时间。
|